Posts by author
Fion
250 posts
GD的家 漢南洞Nine One ▏豪華公寓90坪的Penthouse 附早餐服務
GD家是個矮層的公寓,叫做Nine-One。是位於首爾龍山區漢南洞的高級公寓。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看看,這個公寓社區裡面長什麼樣子,以及有提供哪些服務。包括了游泳池、籃球場、健身房、早餐服務…等等。最後也會有75坪的房子的實拍照大集錦。 Nine-One整個社區佔地有1萬8千多坪,然後一共有9棟,每一棟6至9層不等。一共有341戶。每戶則平均有4.67輛停車位,停車空間算是非常多的(註1)。樓下還有個Galleria經營的高級商場+美食街Gourmet 494,非常方便。而且工作人員非常多,保安也算蠻嚴密的(所以Dispatch也只能拍得到停車場🤣)
Share
從YouTube再做Podcast∣我的麥克風、錄音設備、剪輯軟體∣Podcast賺得了錢嗎?
這篇文章要來分享我的Podcast錄音設備。新手如我,錄音設備簡單且懶人。就分享我的簡易錄音設備還有剪輯軟體,以及一些在韓國廣播電台做過節目後,移用到Podcast製作上的心得。至於要怎麼靠Podcast賺錢?最後也會提到一些我的想法。
Share
韓國防疫為何猶豫?禁5人以上的限聚令跟封城有何不同?為了總統兒子拖到現在?
韓國政府這陣子一直在猶豫,疫情防控究竟要不要上升到第三階段。認為第三階段會大幅度影響經濟發展。目前還是維持在2.5階段,但新推出了一個比第三階更嚴格的規定,那就是首都圈「禁止5人以上的私人聚會」的限聚令。 注意,這不是封城。而這個限聚令的範圍,是私人,不是公司行號。包括同學會、聯誼、職場會食、喬遷宴、週歲宴、花甲宴…等,這些以聯誼爲目的的聚會活動,都只能在四個人以下。 而這個規定,將從2020年12月23日開始實施。「23號」這個日期,卻引來一些爭議,認為是文在寅總統耍特權。
Share
當個飯局妹,很需要看看人類大歷史的漫畫版
我高中的時候成績不好,但大學聯考卻意外考得不錯,有幾個台大的科系可以選。在我送出志願單之前,fi爸幾度與我長談,要我去念台大歷史。 「老爸只是想要我念台大吧?」18歲的我對學歷史的印象,當然沒有每天看得到的新聞台,那樣的光鮮亮麗、燦爛好懂。雖然台大聽起來也蠻威的,但我小時候很愛看報紙,最後還是想選政大新聞。fi爸沒有勉強我,讓我自己決定。 出了社會,因為工作接觸到一些大人物,偶爾也得上桌陪吃飯、聊天(當飯局妹其實很累的好嗎)(大誤)。發現許多政治官員、老闆高管們,最愛聊的,就是「歷史」來著。 觀察了好一陣子,我覺得歷史真的是個很棒的東西,我希望每個人都有無數個(?) 一來,主題廣,講什麼都可牽扯上。 我之前做電台節目,歷史單元永遠是靈感最多的。囤房稅?那來談談朝鮮時代的房子所有權概念。疫情?那來說說史上第一個疫苗(正解︰牛痘)。貿易戰?其實韓國第一次關稅的出現,是在1880年。 都說聊天的時候,最好別提政治、種族、宗教、性別…這些敏感主題。而在歷史的知識海裡,有太多可以聊的,主題任你選,根本聊天界的無麩質食物。 二來,故事多。 人是很愛聽故事的,歷史上故事何其多,隨手抓來一個,就可以聊上十幾分鐘。而且電影可能有人沒看過,韓劇可能沒在追,但歷史至少大家在學校都上過課,有個基本的框架概念,都能聽得懂。 特別我現在是做內容的人,需要寫文、拍影片,更是覺得歷史惠我良多,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龐大資料寶庫。 但歷史也常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太多了!世界上這麼多國家、這麼多年頭,常常光是一場戰爭,就可以拍成一部2小時的電影。一旦一頭栽進某個時空或領域,就會陷進去,見樹不見林。一不留神鑽得太深,明明有心求知,卻成了很認真的井底之蛙,而這井還是自己親手挖。 所以我覺得《人類大歷史》這本書真的很厲害,能夠從幾萬年,一路講到現在。從人類(智人)的起源,講到基因工程。 有人比喻歷史是條長河,那這本書,就是空拍機。它從水源地,一路拍到出海口。然後在每個重大的拐彎,還近拍給你看。近拍的時候還是高畫素那樣。 非常佩服作者的這種可微觀也可宏觀的知識能力。高畫素之外,對焦還超快。 人類這種弱雞,如何爬上頂端? 這本書讓人理解,我們(智人)從何而來,經過了哪些變化,如何佔領食物鏈的最高端,凌駕於其他物種之上。一開始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邊看邊想的就是… 「我們倒底憑什麼啊?」🤣 感覺我們的存在,造成很多浪費,帶來很多傷害,愈看會愈心虛。 但人究竟是如何佔領到最高位置?最主要的關鍵,是想像力。 老高有段話受到很多人轉發。在影片裡他說,錢代表的是「價值」,而支撐價值的,是「信用」。但我覺得再往下追究,其實最根源的,是人的想像力。 《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寫道,想像力讓智人能夠傳達一些自己根本沒看過的事情,去創造共同的信念。神話故事是想像力,聖經故事是想像力,國家其實也是一種想像。而我覺得現在被認為是普世價值的自由、民主、人權,其實也是想像力。 很多人覺得「一夫一妻制不適合男人啦~」又或是「同性相戀很不自然欸」。但其實什麼才是「自然」呢?我們習以為常、自認合理的很多生活習慣、制度、風俗,其實都是靠著群眾的想像而產生。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只有唯一的一種。 嗯?這本書講的不是歷史嗎? 我覺得這就是歷史最棒的地方,你以為講的是過去,但最後都直指人心。 而這本書從空拍的廣闊歷史視角,卻讓你瞬間領悟這世界的人心變化。 新出的濃縮精華版! 《人類大歷史》其實賣得很好,全世界賣了一千六百萬本,台灣也出了好幾刷(我手邊的是第二版第8刷了)。 而作者最近出了漫畫版,我覺得十分值得一看。 因為漫畫版根本就是「濃縮筆記精華版」!裡面的人物對白就像是有個祕書幫你做摘要,把原本書裡面的文字內容,抓出最重點來呈現。 而且有些用文字敘述起來比較抽象的相對概念,用圖片直接來做成對比圖,瞬間腦子就吸收進去。…
Share
韓國打房之後, 朋友得搬離我們社區了
這幾年韓國政府很認真打房,從17年開始,頒佈了二十幾項政策。炒房的確難度增加,但是呢,一般人買房、租房也比以往更貴,也更難。特別是今年7月10發佈的7.10政策,提高房產稅,拉高持有成本。但房價飆高之外,我前幾個禮拜跟江南不動產的仲介聊天,他也說「物件比以往更少。」 直接從我身邊的例子說起。 龍哥有幾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都跟我們住在同一區(他們皆為租房),三不五時會見面吃喝聊天。前陣子其中一位歐巴跟女友準備結婚,想買房子,到處在看房。結果上個月說︰「我們決定了,要買龍仁的一個舊公寓!」 我整個傻眼。因為我們這區在漢江北邊,而龍仁是漢江南邊再往南,在水原(수원)的旁邊了。從我們家到龍仁,開車要近一個半小時。等於他的生活圈大轉變,所以我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買在那區?」 他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交通,二是房價。 這位歐巴工作的地方在江南的南端,地鐵良才站附近,從龍仁開到公司大約三、四十分鐘,但從我們這區開到良才站,要五十分鐘(我都是以平日白天來估算)。所以住到龍仁,他通勤時間可以縮短一些。 但對韓國人來說,通勤花一小時算很正常。最關鍵的,還是房價。其實這位歐巴很想住在首爾。他的女友做房地產代銷,曾經就跟我們分享過,地址在首爾,就是比較貴。她曾代銷過一個區域,在首爾都界旁、走個500公尺就能抵達首爾範圍的房子。我研究了一下這個區域,發現這裡有很多公寓新建案,但因為位於高陽,不算首爾,價格比較便宜。 我用價格比較便宜,是讓大家比較好懂。若你有耐心看,詳細情況是這樣的︰ 同樣是權狀25坪的房子,一個地址是首爾上岩洞,2005年蓋的公寓。 而我拿來比較的,則是位於高陽德恩洞,2022年將落成的公寓。 兩個公寓距離不遠,走路只要20分鐘左右。而買賣價格,範圍都是在9~10億韓幣(約台幣2500萬左右) 新舊差了有17年,但首爾舊公寓,價格還是跟高陽新公寓一樣。 (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啦,在此先不討論週邊機能、學區那些。而且如果現在去看德恩洞那個建案週邊,會覺得根本一片荒地🤣) 總之,身為代銷人員,她自己也看了不少房。很想買在首爾,但實在買不下手。 再來講講第二位歐巴的例子。 他是用全稅租住在我們這一區的Villa(韓國一種公寓類型,但層數較少、公設較少,是市場上比較難脫手的類型),房子大約就20坪出頭吧。全稅價格是1億5千萬元(約台幣380萬) 先說明什麼是全稅。全稅=전세,也有人翻成全租。是韓國特有的租房制度。給房東一筆接近於房價五~六成的錢,接著你就可以不用付月租,直接住在裡面。通常租約會是2年。 價格乍聽很驚人,但你可以想成,只要準備一筆幾百萬(或上千萬)的保證金,暫時放在房東戶頭裡,就可以免費住兩年。(btw韓國的銀行也有全稅貸款的服務,所以你就算沒什麼存款,也是可以租到全稅房) 那房東為什麼可以不收月租呢?因為以前韓國存款利息很高,甚至有到10%以上。但近幾年韓國定存利息降低,賺利息變難。不過全稅依然是許多人習慣的租房方式,也有房東改用折衷的半全稅(就是保證金低一點,然後每個月另外付房租)。 像我以前住了三年的韓國違建,其實也是全稅房喔。全稅只要500萬韓幣(約台幣13萬)。房東主要是買來等都更的。後來房東轉賣給別人,新房東覺得實在太不划算,所以又另外跟我們收每個月20萬韓幣的月租(約台幣五千)。嗯…但還是超便宜啊! 你可能會想,「如果手上有幾百萬、上千萬現金,幹嘛不直接買房?」但韓國人過往並沒有特別著迷於房地產,龍哥的說法是,韓國人普遍認為公寓是會逐漸跌價的東西,所以除非結婚,沒有太大願意把錢投進房子裡。 但2016年之後,因為政策關係,供給變少、可貸款的成數變低,買房愈來愈難,而公寓價格一直漲,大家的預期心理變成了「現在不買以後就變更貴!」 所以在上一篇文章《韓國打房政策,不跌反漲?江南看套房officetel實錄》,我講到韓國政府這陣子的打房政策,效力很明顯,只是是往反方向。房價漲,大家都惜售,租房也比以前更貴、更難。 現在這第二位歐巴就面臨找不到房子的問題。 他原本的房東把房子賣了,而新房東是要買來自住的,所以歐巴一定得搬家。他手上的現金加上貸款,能用的預算大約在全稅四億韓幣左右(約台幣一千萬),然後老婆想要搬到公寓,不想再住Villa。 在首爾,找得到二十幾坪、全稅四億的公寓嗎? 我是沒有認真找啦,不過據這位歐巴的說法,他這陣子…找不到。 我拿前面的例子來看好了。就是剛剛提到,首爾上岩洞,2005年蓋的公寓,權狀25坪的房子,最近賣價在10億左右的(約台幣2500萬)。如果想用全稅的方式住這棟公寓,要準備多少錢呢? 直接看實價登錄(橘色為全稅價格,藍色為買賣價格)。價格在5億~6億韓幣之間(約台幣1,200~1,500萬) 如果要用月租or半全稅的話,價格會比較亂一點。整理一些保證金/月租分列如下…
Share
韓國打房政策,不跌反漲?江南看套房officetel實錄
昨天陪學生看江南的房子,深深的覺得韓國政府這陣子的打房政策,效力可見。 但是,是反方向。 房子的買賣價格上漲,市場的物件變少,大家都惜售。甚至租房也比以前更貴。 怎麼說呢?我先說學生的找房條件。保證金1000萬(約台幣27萬),月租70萬~90萬(約台幣一萬九~兩萬四)。想要大坪數、裝潢明亮。 我之前看江南套房,在90萬左右,可以看到蠻多不錯的選擇。但這次能看到的卻遠比以前少。而且一些很普通的物件,也開得比以前貴。
Share
首爾市長朴元淳相關疑雲,市長官邸|城北洞|北岳山的位置
已連任第三屆的首爾市市長朴元淳,在今天凌晨被尋獲遺體。他的死因還有很多細節待確認,我整理一些背景資料。包括了性騷擾疑雲、同黨幾位因性騷擾下台的政治人物;朴元淳的家和附近環境;北岳山是座怎樣的山;城北洞和肅靖門的一些故事。 性騷擾疑雲 朴元淳的前祕書,在8號晚上向警方報案,說自己遭受朴元淳多次性騷擾。除了有身體上的接觸外,還透過Telegram發送照片。而且前祕書表示,還有別的受害者。 時間順序
Share
我是韓國媳婦賊
在台灣,我是女兒賊。在韓國,我是媳婦賊。 我婆婆有「餵食」的嗜好,任何熟人進到他店裡,就會被問說要不要喝飲料、要不要吃水果。以前金女婿(龍哥的妹婿、金女士的爸爸)做客岳家,一開始為了表示誠意,都會狂吃岳母(也就是我婆婆)做的菜。 殊不知…婆婆的餐桌是聚寶盆,她看到誰的碗空了,就會再添飯;看到哪個菜盤剩一點點,就會拿去瓦斯爐上,再加料。 「媽我飽了,吃不下了。」如果有人這樣反應。 「飽了是吧?那喝點湯吧。」婆婆會這樣回。 「飽」這個詞,從來無法限制婆婆對於胃的想像。她永遠會再拿出別的食物/水果/甜點/飲料,問你要不要。 龍哥知道婆婆的個性,所以幫我擋掉許多餵食。道高一尺,婆婆高一丈,婆婆知道我胃口刁鑽,愛吃台食勝過韓菜,於是開始直接把食材打包給我,讓我帶回家自己料理。 每次到婆婆店裡,我要不是得吃下一盤水果,不然就得拎一袋食材走。非得這麼做,婆婆才舒心。 前幾天去店裡,剛好她在煮飯。一看就超級新鮮的一條魷魚,清燙之後,白色的肉、粉紫的膜,紮實的厚度,剛從滾水裡撈出來的潤澤光暈,大概跟打了80針水光針的韓妞皮膚差可擬。 「要不要留下來吃飯?這魷魚沾醋醬超好吃。」婆婆問我。 看著打過水光針的魷魚,我心動了。我不愛在店裡吃飯(位子很擠),但這魷魚實在太美了… 眼色快的龍哥︰「不然裝起來,你帶回家吃吧!」 於是我的晚餐主菜,就是一條清燙大魷魚啦。吃的時候剪開來,沾大蒜醬油,超鮮超好吃! (不過婆婆不以為然 🤣 因為韓國人習慣沾醋醬초장,生魚片也是沾醋醬) 圖︰韓國人習慣沾醋醬。(照片來源︰밥차리라@만개의레시피)
Share
孫藝珍價值35億韓元的家~光客廳和廚房的家具至少2億韓元!
最近看了韓國YouTuber分享《愛的迫降》女主角孫藝珍的家,覺得…孫藝珍的財力驚人品味好好。身為不動產狂粉的我,就找了一下資料,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她家的價位、格局還有家俱。光是客廳跟餐廳的幾個大型家俱,目測就超過五百萬台幣啊!
Share
新冠肺炎的四個韓國情報網站,以及開發者的故事
很多人在擔心韓國疫情,在此整理了幾個韓國武漢肺炎的資訊網站,大家如果等不及台灣媒體更新,可以直接看韓國人做的網站(有中文版的)。其中幾個網站的開發者的背景蠻有意思的,有目前住在泰國清邁的數位遊牧民族,也有21歲的年輕學生,所以也整理了幾位開發者的故事。最後還有關於公佈患者動線,是資訊透明還是製造恐慌的小小想法。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