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在今年中推出了以金城武為主角的廣告,主題是「I SEE YOU」,畫面包括了各特色景點。我留意的,是廣告尾端帶過各國人種臉譜,配以金城武的旁白「看見世界,看見人群」還有「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很多人旅遊久了,自助多了,會說出類似,去哪玩不是最重要,而是你遇見什麼樣的人。或是說,最美的景色是路途上相遇的人們。之類的話。
我呢?我覺得,在哪旅行,遇到誰,做了什麼,吃了什麼,看了什麼風景,沒有高下優劣,也沒必要區分重要性。旅行過近20個國家,跟團自助都有,親友同行或一人旅行都有,歐美非亞都有(我不否認我有點得意)。現在呢,我會說對我而言,旅行是心境。
下次旅行要去哪
這幾個月在韓國學韓文,課堂上常練習的問題裡,有一題是,下次放假旅遊要去哪?為什麼?
我的回答都是,我下次想要去英國,因為想要見我的朋友。
英國其實已經去過了,2009年我在突尼西亞實習了兩個月後,趁著轉機點停留的機會,在巴黎待了九天,又前往倫敦待了四天。有時一人在街上亂走,有時和好友在家裡亂聊,有時在市場亂逛,有時隨意跳上巴士看到順眼的地方就下車。
在巴黎和倫敦都只是放鬆過日子。對倫敦最深的記憶是晚上和依啾及她的室友們坐在陽台,看著泰晤士河喝啤酒隨意聊天。我在一個亞洲料理自助餐店外帶了餐點回家,跟他們說我覺得很好吃呀,他們笑說那是個韓國人開的店呢。
對巴黎最深的記憶則是我帶著一堆行李搭巴士到歌劇院,門一開易濃一臉笑意等著擁抱我(或是他的臉呈現一種「媽呀你行李也太多了吧」我也忘了因為我只記得好事>_^),然後他拉著我的行李回家(他家在五樓無電梯),煮了美味的奶油培根蛋黃麵給我吃並堅持那是速食跟他的手藝無關叫我別再褒獎他。
我和好友濃。
我要local會去的地方
我發現大家有個傾向,那就是愈少觀光客的地方就是愈珍貴的旅遊經驗。
請容我說個小故事。
以前曾接待台灣某任外交部部長,帶他到處吃喝遊玩(為他打通關花了多少功夫就別說了……弱國無外交是真的。)他說想要吃當地飲食,愈local*愈好。
駐外幾年的同事們包括我,很喜愛當地某間咖啡店的火鍋,雖然是間裝潢有點假掰,帶點廉價歐式風情的咖啡店,但廚房卻出乎意料是真工夫,供的河粉、炸蟹肉捲、雞肉火鍋都非常好吃,別處難找。雞肉火鍋還得先打過電話、事先備料才能確保吃的到。於是我們帶著前外長,坐著黑頭車來到此處。
前外長剛踏進店裡就皺了眉頭,說他真的想去local*的店裡吃飯。不需要顧忌他的身份。
在那一瞬間,我猛然了解,對他而言,所謂的”local”就是髒亂、吵鬧、充斥著異國語言的店家。
這是不是另一種旅行的偏見呢?
我觀察了很多遊記,包括我自己以前的旅遊心得,發現,是呀,只要髒亂、吵鬧、充斥著當地語言沒見到什麼觀光客的店家,我就會覺得,哇,我真的來到了local的店家!!(老實說,之後用「local」這個字眼都讓我覺得自己很蠢。)
只要是少數,只要未見於大眾,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有那麼點點與眾不同,而認為那似乎才是真諦。
Couch surfing
沙發客旅行在台灣已逐漸流行。簡單來說,就是出借你家裡的空間接待來旅遊的客人,就算只是一張沙發也行。相對的,你要借別人家裡的沙發做為旅行時的棲身之地當然也可行。Couch surfing就是這樣讓大家交換家裡沙發空間的一個網站,而最重要的是可以住進當地人的家和當地人一起對話生活,即使只有短暫的幾小時。
我是從林鴻麟的書才開始知道這樣的旅行方式。
題外話,非常推薦閱讀他的這三本關於旅遊的書。我三本都買了,連我媽都非常愛他這本《你家沙發借我睡─沙發客私密遊記》(寫完此文才重讀時發覺這口吻好有服飾店「這我自己也有帶,每個顏色都好搭」的fu喔XD)。這本書記錄了他當沙發客,住到各國沙發主人的家中的經驗,以及他自己提供住處給別人的故事。非常有趣。我個人覺得唯一缺憾是太過正面。我相信有一些黑暗負面的經驗是沒被收錄的,而我很想知道XD。
他的《巴黎症候群》適合嚮往法國的人去看,我很愛這樣的異國生活日誌。另外,封面設計也亮眼,適合收藏XD。《旅行的定義》則較為沈澱一點,適合旅行(最好是自助)多的人看,會讓你反思一些事。
會提到couch surfing是因為,漸漸的我發現旅行過一定國家的人,會開始說,旅行上見過的最好的風景其實是途中所認識的人。這也帶出我現在心裡認為,旅行的意義。
背包客?自助?跟團?
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著階級和高低,我們總是會跟別人別國別種族比較,我覺得這就是人性。就像我感覺,很多白人來亞洲都覺得黃種人很好把;就像我感覺,在亞洲club遇見的那些白人大部份是白痴。
都一樣。
我們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定見。世界上沒有中立這件事。
所以自助的人說跟團的很可惜,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
背包客說自助還是不夠刻苦不夠深入當地,總是過著隔著一層膜的生活。
我呢?
我會說,我從新竹到台北也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啊。
我呢?
我會說,我在台灣也不會想去住一晚10塊美金的旅館耶,為什麼到別的國家旅行就得苛苦?
在突尼西亞住過這種半完成的工地,男生們睡在圖中那些花色薄床墊上。我們四個女生擠在裡面一張雙人床上。我說我一定要洗澡,而浴室說穿了只是有一條橘色尼龍水管的半坪空間。然後就算洗完澡床上也是有風沙。
所以任何一種旅行方式都有好有壞,都是我以前寫過的,價值的代換。不想把時間花在規劃行程,那就跟團。不想花錢找人帶,那就自助。想省錢去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那就背包。都是價值觀的不同而已。
回到我的主題(都寫了快兩千字才回到主題XD),旅行的意義。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就是了解這個世界。
古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我會說,還拿這句話塞在文章裡的請你多想一下。古人的資訊流通性很低落,這句話出現的時候還不知道鉛字發明了沒咧。就算發明了,有網路這麼厲害嗎?多想幾分鐘,你可以不要那麼XXXX(呆、無知、沒想法、墨守成規,自己選一個套用,我從一字到四字都寫好了超貼心的)(翻白眼)。
我爸的地理超強,左岸哪地產豬鬃最多他可以毫不猶豫答出。
所以我說…朝鮮半島由半島本土和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半島本土佔全國總面積的97%。境內多山,山地和高原佔全國總面積的80%。大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端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區(主要集中在釜山一帶的慶南、全南、濟州等道)。南部受日本暖流黑潮影響下,海洋性氣候特點明顯;而北部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8-12℃,年平均降水量1120毫米。
好啦這怎麼可能是我寫的是我抄wiki的啦。
我想說的是…我在旅遊途中會有的疑惑,以及答案。
從旅行理解世界
韓國秋天溫度低但不像台灣那樣冷?因南部受日本暖流黑潮影響→地理
突尼西亞北中南截然不同的景色?因為北中南分屬不同氣候→地理
韓國電視劇裡,韓國人老是在喝湯?因為以前肉少→歷史
從旅遊或是生活中我會開始有不同的疑問,在找答案的過程中更加了解這個國家。
不只是旅遊,個人的喜好也會有同樣的情況。舉例來說,我愛喝紅酒→不同的葡萄、不同的釀造方式、不同的酒標酒瓶…等等︰
地理(氣候、地形、地質…);
歷史(誰從何時開始釀紅酒、每個酒廠的歷史故事、酒莊主人的故事…);
化學(發酵過程的種種變因、酒杯材質厚薄杯深杯口寬度對品酒的影響…);
物理(酒桶、瓶子、軟木塞…);
生物(葡萄品種、究竟一個人一次能喝多少(誤)…);
應酬經驗(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把酒偷藏起來別給不識貨的人乾杯掉)(大誤)
(老實說上述很多我瞎掰的因為我高中超混…)
自助旅行
我喜歡的旅行方式是自助旅行(以前可以忍受蟲在睡房內飛、睡前得把床單上的風沙拍掉,可以在工地內洗澡…等。但現在不行,所以我並非所謂傳統定義的揹包客),喜歡自己規劃所有行程,不受旅行團控制。
我在有收入時算是個高預算的自助客,可以住一晚近一萬台票的飯店(說實話︰我覺得為了盡情享受Marina Bays的高樓層無邊際泳池,就算花高昂住宿費也非常值得,即使他們的房間設施和服務普通)。
旅行多了,有時候即使沒有在旅行途中,也會產生疑惑。
漸漸的,我覺得,旅行不算什麼,重點是你有沒有那種想了解別的國家的渴望,也可以說是,求知的欲望。
能夠好好接收新資訊並加以消化→語文能力
忙的要死這樣賺錢是為了什麼→哲學?
政治人物怎麼會這麼沒腦→醫學(誤)
要怎麼了解我喜歡的女生又不會被說是變態→法律(大誤)
為什麼台灣政治會這麼紊亂→哇靠這不是一個科別解釋的清的XD
這些事情、主題,不用旅行也可以去加以了解吧。
到異地旅行,了解異地。搞不清楚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差別又怎樣?(我覺得那故事的最可惜之處在於,信誓旦旦的說著自己關心著什麼卻又完全搞錯名字的狀況。就像跟老婆說我好愛你喔但又把她叫成情婦的名字。你說是不是很糗?)只要你在你所愛之處有投注心力問心無愧,那就是你的成就,何必管他人評量標準。
現在,真要問我想哪個國家旅遊,要不是我沒去過的很新奇的地方(中東、南美…等),不然就是我的好友們所在之處了。
小的時候,爸媽會說,啊,我們要去找某某。接著開車帶著我們三個小孩往某地去。
我以前覺得很煩,因為那某某或許又是個生面孔的阿姨叔叔。
現在我懂了,為了見你/妳,我的好友,為了了解你所在之處,而去,那就是我的旅行的動力之一。
繞了一圈,我發現,那股強烈的求知慾,關於了解自己以及了解這世界,對我而言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畢竟外星人居住在此,了解地球也是應該的)
(大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