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書,很多書都很好看,但這一本書是難得看完之後,讓我心裡充滿著「天吶我要寫一篇文章來記錄」。
Isaac Asimov這個作者本身就很有不一樣,他是波士頓大學的教授,也是一位”全能通俗作家”,一生著作近五百本。依葉李華的說法,他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位寫遍「杜威十進分類法」的作家。000「總類」、100「哲學與心理學」、200「宗教」、300「社會科學」、400「語言」、500「自然科學」、600「科技」、700「藝術」、800「文學」、900「歷史與地理」。他寫了很多科普書籍,致力於把專業科學知識,推廣到一般人之間。
要看Asimov的書,一般人都推薦從「艾西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下手。集結了機器人系列的31篇中短篇,算是入門。喜歡,再往下看別的。
講完作者來講書。機器人系列其實是繞著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發展
一、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學手冊》第五十六版,公元二0五八年
很簡單的法則,可以延伸出好多故事。而Asimov所寫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就它不只是故事。因為,機器人只是機器人,他們是照著人類的命令在行動的。所以Asimov寫機器人,其實是在剖析人類的思考邏輯和價值觀。
例如,不得傷害人類,但如果同時有兩組人類需要救助,而機器人又只能救一組時,他要怎麼選擇?
例如,什麼是傷害?身體的?心理的?自尊的?
例如,什麼是人類?
選擇,就代表了價值觀,就代表了把人比較出,誰的價值多誰的價值少。要怎麼估價?誰設定標準?誰的命價高?誰的命價低?
傷害,如果人知道自己比機器人還弱智低等,人的自尊會不會受傷?有些人寧可死亡也不苟活,他的意志是不是該被視為優先?
在”人類”的定義上,Asimov寫了兩篇壓軸之作。《……汝竟顧念他》這篇,智慧型機器人在思考過後,覺得以界定人類的標準來說,自己凌駕於這個標準之上,所以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其實是用來保護,像他自己一樣的機器人。《雙百人》(電影《變人》改編自此篇)裡,一個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寧可放棄不朽的生命,也堅持要「當人類」。
思考邏輯的部份也很有趣,Susan Calvin,機器人心理學家,是最了解機器人”心理”的人。但其實就是邏輯,因為機器人沒有人心那種憂黯難解的複雜、矛盾的情感,所以一步一步都要合邏輯,不然機器人就會”發瘋”。看著Susan腦子清楚不帶成見的一步步解開機器人學遇到的難題,會讓人覺得我們其實都很不”客觀”,才會看不到真相,而不帶感情的Susan,就成了最強悍、能操控人心的角色。
我現在已成了艾西莫夫迷了!